微生物日常 - 失敗的米麴檢討會

作了三次都不算成功,總共有4種對照組,來檢討一下可能是哪邊出了問題!


先來條列一下三次的條件

第一次:

  • 使用白米
  • 冰箱泡水20小時
  • 用麵包發酵布包住,蒸製100分鐘
  • 發酵時,用麵包發酵布包住,放置於盤子內
  • 沒有加濕
  • 過程中溫度曾達到45度持續一陣子
  • 種麴72小時後,放棄

第二次:

  • 使用白米
  • 常溫泡水8小時
  • 用豆漿布包住,蒸製120分鐘
  • 發酵時,開始時使用豆漿布包裹,30小時後直接放置於多孔蒸籠,放置於烤箱內保溫
  • 使用加濕器
  • 過程中溫度曾達到45度持續一陣子
  • 種麴96小時後,雖然有菌絲,但也算失敗

第三次:

  • 使用胚芽米
  • 常溫泡水6小時
  • 發酵時,用蒸飯布包住,放置於保濕箱內
  • 使用加濕器
  • 用蒸米布包住,蒸製120分鐘
  • 種麴60小時後,沒有菌絲,放棄

狀態:×=不合格,○=優良,△=可接受
時間觀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組第三次2組
種麴20小時
菌絲--
米粒狀態--
溫度××--
種麴30小時
菌絲
米粒狀態×××
溫度××××
種麴48小時
菌絲××××
米粒狀態××××
溫度××××
結束
菌絲×××
米粒狀態××××


時間觀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組第三次2組
種麴20小時
菌絲只有部分米粒有菌大多有一點菌絲,但不明顯--
米粒狀態偏乾正常--
溫度45度43度--
種麴30小時
菌絲只有部分米粒有菌沒有增加太多大多有菌絲只有部分米粒有菌
米粒狀態有點偏乾偏濕偏濕許多偏濕
溫度42度42度36度35度
種麴48小時
菌絲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
米粒狀態濕黏濕黏濕黏偏濕
溫度40度42度35度34度
結束
菌絲無菌絲部分生長旺盛無菌絲無菌絲
米粒狀態濕黏濕黏濕黏偏濕
總結來說過程溫度過高,導致澱粉糖化,可能影響麴菌生長,可能種麴的時候沒有均勻過程溫度過高,導致澱粉糖化,可能影響麴菌生長30小時生長狀態還可以,但後續沒有保溫,可能不利麴菌生長30小時僅部分米粒完整包裹菌絲,可能與保濕及種麴的均勻度有關

下次調整方向:

  • 泡水時間6小時
  • 瀝乾1小時
  • 使用蒸飯布,蒸製時間80分鐘
  • 發酵布巾使用豆漿布
  • 使用保濕箱保濕
  • 不使用加濕器
  • 增加溫控裝置,盡可能控制在37~40度之間
預祝下次能大成功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微生物的日常 - 自製米麴(米こうじ)做法

料理日常 - 麵包的科學(2): 溫度控制與製作工序

食譜日常 - 四川麻辣鍋底料

微生物的日常 - 使用米麴自製醬麴(醬油麴)

食譜日常 - 自製鹽麴(塩糀)

食譜日常 - 鹽麴豬排定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