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的日常 - 第一次米麴挑戰(3-end)

最後失敗了!怎麼會這樣〜>△<


接著昨天的步驟-發酵20小時後...

下班回家看他的時候,發現溫度已經升到42度了,這是麴菌在發酵的證明阿!不過溫度太高了,所以雖然只發酵了18小時,必須要進行第一次混拌了!

6. 一次混拌
發酵20小時候的米飯,感覺已經有些白白的麴長出來了。聞起來甜甜的,還有生栗子的香氣!(這個時候應該要補充點水分,因為整個飯都乾乾的)



輕輕用手把米飯搓成一粒一粒的,並且把上下的米飯都混合均勻,讓麴菌能夠均勻的生長,並且把空氣也混進去來促進生長。混合完的感覺......



看起來差不多?ㄟ多,因為忘記拍還沒混以前的照片啦~剛打開的時候會結成一大塊,用米麹のつくり方這篇來說的話,就像下面那個樣子一塊,是正常的喔!


職人說,如果溫度太高的時候,要再打開來混一混散熱,距離上次混拌才三小時,溫度升到42度@@,再拿出來散熱一次


7. 二次混拌
後來發現是棉被蓋太厚了,把棉被拿掉後就沒燒上去了,因為睡過頭8小時後,來做第二次混拌,這次沒有過熱!(沒有過熱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氧氣跟水分不足,麴菌的生長已經停止進入凋亡期)


8. 三次混拌
沒有長出向教學那樣的菌絲......變成米黃色,有點濕濕的,但氣味還正常;覺得有點擔心,但還是繼續發酵,不過換了一個容器-放到大盆子裡。

又經過十四小時,確認這次沒養好,失敗了,變得黏糊糊的!但氣味聞起來甜甜的,無沒有酸臭味,吃起來也是甜甜,還有一點點酒味......最後把它當成甘酒作為材料拿去釀酒了➖△➖



檢討一下失敗原因
雜箘污染:無,沒有不悅的氣味產生,但最後有酒精味?
氧氣:可能缺氧,因為是用大型保鮮盒+保鮮膜封起來,沒有留下通氣的方式
水分:可能缺水,第一跟第二次混拌的時候,明顯感覺米粒有點乾的感覺,不是Q軟的那樣
溫度:應該沒有過熱,有日本的部落客做的時候燒到44度都還成功
種麴:活性正常,剛開始的時候很活躍

總結來說:應該是因為缺氧氣跟水分,讓麴菌只生長到第二次混拌之後就開始進入凋亡期了,再來因為酵素產生的分解作用,米飯被分解成醣類,加上拿來包米飯的布料是之前用來發酵麵包的包裹巾,可能有酵母菌在上面,然後酵母菌就開始生長產生酒精了。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微生物的日常 - 自製米麴(米こうじ)做法

料理日常 - 麵包的科學(2): 溫度控制與製作工序

食譜日常 - 四川麻辣鍋底料

食譜日常 - 自己在家挖海膽

微生物日常 - 用米麴自製甘酒

微生物日常 - 使用米麴自製鹽麴(塩麴)

微生物的日常 - 使用米麴自製味醂